狸猫中文网

字:
关灯 护眼
狸猫中文网 > 从港岛开始发家 > 第263章 263【烟草公司旧址】

第263章 263【烟草公司旧址】


李文迪把从威胜发展公司身上赚到的利润全部押注在了嘉禾娱乐和邹文怀那里,接近1000万的投资,让李文迪获得了嘉禾娱乐公司发行的大量新股,占比达17%,成为了嘉禾娱乐公司的第四位大股东。

当然邹文怀不会放过签署那份协议的机会,只要他邹文怀在嘉禾娱乐一日,李文迪都不得支持其他人掌管嘉禾娱乐公司。

获得这笔资金的邹文怀果断对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发起了进攻,他不再纠结于戏院的收购,而是如李文迪建议的那般,利用之前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关系,将一些合同快要到期的演员、导演等一系列干才全部教唆跳槽,并许诺了更为丰厚的利益。

有些人是对邵逸夫有所畏惧,有些人是不想失去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这座大靠山(现在的嘉禾娱乐只能有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40%),当然也有人愿意跳槽的,比如当红演员许冠捷。

邹文怀的胆子很大,一些对嘉禾娱乐公司发展有莫大帮助的演员、导演等,他甚至愿意帮忙支付违约金,不过这笔违约金终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邹文怀的大肆高薪挖人,对庞然大物般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都是影响极大的,有些动摇根基的味道了。

邵氏兄弟电影公司邵逸夫的办公室

邵逸夫坐在椅子上,脸色有些发青,他原以为李文迪要偃旗息鼓了,然而没想到李文迪会在此时加大了与嘉禾娱乐的合作力度,上次他还在笑话李文迪一个古惑仔上不了台面呢,现在被啪啪打脸,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关键是如今的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被邹文怀搞得焦头烂额,不过邵逸夫还是不想提高旗下人员的待遇薪酬,因为这会是一笔很大的成本支出。

“这些人太贪婪了,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邵逸夫敲击了一下桌面,语气很重的说道。

在4年前邵氏拍摄《凤飞飞》电影的时候,有一场武师吃生煎馒头的戏需要‘20元购买100个生煎馒头’,剧务已经签字,可是报给邵逸夫,邵逸夫却说‘不批’,原因是食堂的馒头一毛钱一个,为什么这里要20元,结果戏拍不成,邵氏亦损失了1万多元。

事后,邵逸夫将剧务召来臭骂一顿,说剧务没有说明情况,如果说明了,他岂会怜惜20元。

这还只是邵逸夫‘孤寒’路上的一小件事。

“那我们该怎么办?邹文怀已经动摇公司的根基了。”方逸华比较了解邵逸夫,知道想要让邵逸夫改变‘孤寒’的作风难如登天。

被挖走了不少当红的演员、能力出众的导演、颇有经验的幕后职员,有些团队已经被挖的七零八落,要重新组合团队才行,培养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需要一些时间,如此都会给庞大的邵氏造成损失。

如今的邵氏又被邹文怀搞得人心浮动,谁都想跳槽到嘉禾娱乐多赚一些钱,而不是在邵氏煎熬那些工资。

“跟他们说,敢跳槽的人,公司会一一封杀,以后他们别想在这一行混下去了。”邵逸夫还以为这一招很有用,毕竟邵氏在香江电影界仍然是‘大哥’。

邹文怀早已想到邵逸夫的应对之策,于是拉着李文迪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宣布李文迪入股嘉禾娱乐公司,同时邹文怀大肆宣传李文迪的背景以及一些事迹,让外界都知道嘉禾娱乐找到了新的大靠山,至于被邵氏压倒的谣言,自然消失了不少。

方逸华知道这一招的作用已经不大,但是暂时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邵逸夫不知道的是,李文迪又为嘉禾娱乐提供了好几个优秀的剧本,准备在邵氏的最强领域杀一杀威风。

与电影界上的大杀四方不一样的是,李文迪擅长的地产领域很是沉寂,没有大事件发生,只有一些小规模的公司被吞并(没有上市的公司),引起的影响很小。

李文迪突然在新闻纸上看到了一则广告,是一家酒店的宣传广告,所在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永高公司?!”李文迪抓住新闻纸,开始有些出神,脑袋里回忆起前世的记忆。

香江永高公司,是由两位美国商人-乔约翰、阿尔文在50年代末在亚洲投资的企业,这家企业先后在香江和巴厘岛投资了希尔顿酒店和凯悦酒店。

香江中环希尔顿酒店在63年开门营业,并在7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在客房中引入迷你酒吧的酒店,而凯悦酒店则在73年开始营业,两者相差近10年的时间。

永高公司在69年上市,集资7700万元,这笔资金都被用在巴厘岛的凯悦酒店,正是这一决定让永高公司出现了利润问题。

永高公司在去年的盈利只有900多万元,几乎90%是香江希尔顿酒店创造的。

这也间接证明,香江的酒店生意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

乔约翰和阿尔文两位创始人共计持股1048万股,占永高公司的56%股权,而目前的永高公司股价仅为7.5元。

李文迪看上不是永高公司,而是永高公司旗下希尔顿酒店的中环地皮,这块地皮的面积是4万平方尺,位于中环皇后大道中2号,与置地广场不远,是妥妥的超级优质物业。

在前世的时候,这家公司被长江实业公司收购,希尔顿酒店也被拆除重建,变成了长江实业公司的总部。

李文迪当然也想将这块地皮建成一幢属于公司总部的商厦,不过此时永高公司的股价很低,但是加上溢价,至少需要一亿元的现金,否则不可能拿下。

于是,李文迪的脑袋有些疼了,这不是1000万元,是一个亿,比长新置业公司的市值还要高,而且现在这些资金都有大用,可以赚到好几倍的利润,可是永高公司如今面临危机,是一个很好出手的机会。

李文迪没有当即决定是否下手,而是将此事记录在记事本上,因为李家成暂时不会对永高公司出手,他也可以从容的安排一下资金的问题。

刚想继续往下阅览新闻纸,高艺便敲门进来,脸上挂着淡淡的喜色。

“老板,洋人有意出售湾仔‘烟草公司旧址’,面积是8万多平方尺,可以建造一幢甲级商厦和一幢住宅大厦,不过洋人要求现金交易,我们都城地产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到8000多万。”高艺有些兴奋说道,这可是一个不小于英皇道船坞地皮的项目。

8000万的现金,这一要求恐怕要难倒香江绝大部分的地产公司,连置地公司恐怕都要慎重考虑一下。

所以听高艺的口气,是想与其他公司联合开发这块地皮。

这是一个大项目,高艺作为一个公司高层也很难接触到那些大老板、大商人,于是只能看李文迪的本事了。

李文迪记得,这里的地盘在前世被建成伊丽莎白大厦和克洛大厦,前者是ABC座住宅大厦,底下几层是商业卖场,后者是商厦。

前世的开发商是四大家族,现在的他们没有任何实力独自吃掉这个项目。

其实,李文迪咬咬牙,还是能拿出8000万的,可是这会影响接下来的计划,有些‘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意思,不过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利润。

他还记得,这个住宅大厦在前世的80年代发生了一个诡异的案子,新加坡珠宝商的两哥儿子被人以96式捆绑在一起杀害了,用水泥封堵在水槽里,最后凶手也没有查到,成为了一桩悬案,令人惊心的是死者口中含着四把钥匙,仿佛是某种邪术作法。

“既然如此,我们和其他公司联合开发吧,如此也能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李文迪说道,他是很想拿下那座商厦的,毕竟湾仔的物业还是比较优质的,不过这些事情还需要等以后建成再说,那时候的资金也会充裕不少。

李文迪的动作很快,在当天下午,便在休闲会所约见了郑裕同,商谈的事情自然是烟草公司旧址开发项目。

“这个项目我也听手下汇报过了,确实是个不错的投资项目,不过8000万的现金有点难办,我们两家公司合作,每人是4000万,还不包括后续的建筑费,这个项目从开始到完成,恐怕需要1个多亿,每人6000万左右,不划算啊。”郑裕同还是不想两家公司来承担风险。

“同叔说的在理,我也是这个想法,同叔你的人脉比我强,不如你联系一些老朋友参与进来,我们几家公司一起开发,这样对谁都有利。”李文迪认真说道。

在这个时代,地产商都喜欢将大项目瓜分开来合作,如此可以降低彼此的风险,也可以维护交情。

郑裕同想了想,道“我想让恒基照业、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这三家公司参与进来,文迪你觉得呢?”

郑裕同听说过李文迪与李家成之间的一些矛盾,所以不是很确定李文迪是否想让长江实业公司参与进来,如果要得罪李文迪来讨好李家成,郑裕同是不太可能干的。

毕竟李文迪比李家成更为年轻,有魄力。

“好,每家都占20%,可以很好的合作。”李文迪当即说出占比的事情。

郑裕同看了一眼李文迪,亦是点了点头“行,我来通知他们吧,我想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这么好的项目要是拒绝,真的是‘走宝’(错失宝贝)。”李文迪呵呵笑道。

湾仔地区的发展前景已经‘昭然若揭’,甚至有点‘下一个尖沙咀’的意思,在这里拿下8万平方尺的地皮,那完全是赚大钱的,地产商都很难抵挡这个诱惑。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