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中文网

字:
关灯 护眼
狸猫中文网 >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 第269章 捐 借

第269章 捐 借


前线的许辰正面临被包围的困境,而玄夏的大后方却也没有闲着。

许辰的命令抵达玄夏之后,王当立即召集一众朝廷官员,开始运转国家机器准备增援前线。

幽州三郡再度开始了新一轮的征兵,而这个动作也一下引起了所有玄夏百姓的警觉。

他们明显感觉到紧张的气氛,基层的各个乡村的军户几乎被抽调一空,再没有任何的保留余地。

虽然军户入伍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他们这数年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

以往朝廷征调兵员,从来不会把军户名额招满,能征用一半军户都算多的了,这一次显然是不同寻常的做法。

百姓们当然也不傻,他们猜得到必定是前线形势紧张,这才需要弄出这等阵仗。

这种关头,百姓们也没有任何二话,军户子弟各自收拾行囊,便安安静静的随同各自的村长奔赴县里,然后由县里统一带队去都城蓟县,简单的集训之后,新的大军就要奔赴战场而去。

然而朝廷的动作远远不止是再度征用兵员。

很快,整个玄夏的所有乡镇县城都出现了大量的官府吏员,他们无不是走街串巷敲锣打鼓大声吆喝发布声明。

“乡亲们,咱们的前线吃紧了,将士们需要更多的钱粮,这一战我们不能失败,一旦失败,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重新打出去,无论如何.”

沿途百姓,无不是为之驻足,本就因为再度征兵感受到紧张气氛的他们,现在更加确定了心中的想法。

多数人的心一下就揪了起来,这似乎是黄巾进入幽州以来,最为不同寻常的一次征战了,以前从来没有紧张到这种地步过.

一直以来,玄夏打仗,百姓都没有太大的感受,他们已经习惯了不断胜利的消息。

而越是这样,他们也就越是意识到眼下战事的紧张,只怕前线真的遇到困难了,而这足以让所有百姓都为之担忧。

下边的百姓一边听着,一边就忧心忡忡的讨论起来。

有人道:“朝廷没钱了,这是要征杂税了吗?”

有人回答:“应该是了,不然官府不会对咱们通告这些东西,只怕前线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众人都是一阵沉默,这时候却有人不确定的询问起来:“可可大天师不是说过了吗,朝廷绝对不向百姓征杂税的,这.”

此人话一说完,周围听见的人齐刷刷的转头过去,那目光之中多是鄙夷和气愤。

“你这家伙还有良心没有,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些,大天师体谅咱们,咱们就不能体谅一下大天师了?这么些年朝廷对咱们多好,难道如今仗不好打,俺们就要坐视不成?”

“就是,哪里还需要朝廷征税,俺直接捐不就行了!”

“俺也捐,就是不谈大天师的恩情,俺儿如今就在军里边呢,可不能让俺儿饿着肚子打仗,俺立马就回家背粮拿钱来!”

随着一番对话,现场的气氛一下高涨起来,根本不等吏员说完话,百姓都大叫着要捐钱捐物,甚至还有不停喊着要跟着上战场的家伙。

一时间,四处街巷都乱糟糟叫喊起来,嘈杂的声音一下就把吏员的声音淹没。

有的跑得快,已经把粮食背了过来,顿时引起其余人的一阵叫好,随后如此效仿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

吏员满头大汗想解释什么,但这个时候没几个人听得清他讲什么了。

这样特殊的场面,直把一行人看得瞠目结舌,卫宫带着其余的留学生瞪大眼睛,完全无法相信眼前所见。

虽然这一切都在他们眼前发生,但他们还是难以理解百姓们为什么会如此作为。

甚至,百姓们为了不让官府因为曾经的承诺而为难,十分“善解人意”的就主动提出捐钱捐物。

更令卫宫等人吃惊的是,百姓们的这种热情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浓厚,很快捐钱捐物的队伍就庞大起来,他们都实实在在扛着大包的粮,手里攥着厚厚的法钱,一点都不含糊。

“玄夏的百姓,居然能做到这个地步!”卫宫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其余几人也都是一般无二的反应,在他们各自的地方,若是百姓也能如此热诚,那真是做梦都可以笑醒了。

正感叹的时候,卫宫突然眉毛一挑,他在人群之中,忽的发现一个熟悉的面孔。

那是一个有些瘦弱的身影,卫宫却再熟悉不过,那正是自己的舍友周良,这是玄夏学宫农科专业的学生,两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许久,算不上多么友好,但足够熟悉。

令卫宫惊讶的是,他看到周良竟也攥着一迭法钱,也在奋力往人群前面挤去,显然是要上前捐钱。

卫宫顿时皱起眉来,与身边人暂别之后,便走了过去,一把拉住周良:“你充什么大头,自己吃饭尚且抠抠搜搜,哪里有余钱捐的?”

周良愣了一下,一见是卫宫这个熟悉的人才放松下来,随后就呵呵一笑:“俺还可以再省省,维持生活和学习还是没问题的,现在前线将士比俺们更需要钱粮,这点钱不多,能供他们多吃口饭就成。”

卫宫只觉得不可思议,正因为是舍友,他对周良的情况再清楚不过。

这家伙日常吃饭都是米饭泡水,碗里看不到几滴油星,里衣破了又补、补了又破也舍不得丢,全身上下反而只有一身校服还算体面。

就这样的家伙,也这么舍得给朝廷打仗捐钱?

卫宫瞅了一眼周良手里的钱,只有薄薄的几张百元面额的法钱,这几百钱对自己那只是毛毛雨,但对周良来说,可以想象该有多么珍贵。

“朝廷会缺你这几百钱吗,这点钱自己吃点好的不是更好?”卫宫看着他直摇头。

周良闻言反而皱起眉来了,但忽的想起卫宫留学生的身份,他也就释然了,随后只是笑笑:“有些事情你不懂的,这钱得捐,便是让俺吃土也得捐。”

卫宫一下沉默下去,他觉得周良有傻,但莫名又有些震动。

周良朝着卫宫拱拱手,便要继续往前挤去。

但这个时候人群中央突然响起尖锐的哨子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这些声音一出来,终于是慢慢把百姓们的声音盖了下去,中央的吏员这才有机会解释起来。

“乡亲们,朝廷知道你们的心意,但现在还没有到需要捐纳的地步!”

这嘹亮的喊声,才终于让百姓们渐渐安分,众人无不是往中心望去,周良也不自觉停下脚步。

眼见局面控制住了,吏员松了口气,这才继续呼喊起来。

“前线现在确实吃紧,也需要更多的钱粮,但现在还不必你们来捐献,当然,我们也不会违背承诺征杂税,前线需要钱粮,只会是借的形式!”

借?

听到借这个字的时候,所有百姓都愣住了,他们一时都不知该作何反应。

但随后,他们心里就是感动了。

前线都这么难了,朝廷却还是不愿意劳苦百姓,明明百姓愿意捐赠,朝廷也不接受,宁愿用借这种不太体面的方式征集钱粮。

这么一来,百姓们反而惭愧起来,很快就有一个个声音表示不需要借,他们自愿捐献不需要朝廷偿还。

好在吏员反应够快,在这种声音形成势头之前先行说话解释起来。

“乡亲们,前线现在确实不容易,但离山穷水尽还远着,不然的话真的需要纳捐朝廷也不会客气,现在朝廷只需要发债就可以应付了,你们放心,前线还稳得住!”

随着吏员这一番话,场面才再度安静下去,百姓们的心情也随之安稳不少。

若是这样的话,前线或许有些困难,但还没有到危险的地步。

虽然许多人有捐赠的拳拳之心,但吏员如此五次三番申明,他们也就不再勉强了,若是借钱就能帮助朝廷解决问题,那也没什么不好的。

“朝廷这次发行的官债债券金额在一万万钱,乡亲们若是愿意购买的话,可以去往附近的玄夏钱庄,在债券发行完毕之前,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购买!

官债会有具体的偿还日期,而且官府会给你们计息,日期到了伱们持券去往钱庄结算也就行了!”

随着这么一番话之后,百姓们这才大体明白是个什么意思。

虽然这种借债的方式比较新鲜,但说到底本质上就是借钱而已,只不过主体从一般的对象换成了官府。

而购买官债还有利息,那么对百姓们来说,就是绝对不亏的事情。

别的百姓还在一句一句询问的时候,周良却已经反应过来,转身就要离开。

卫宫还处于对这种借债玩法的惊异之中,眼见周良离开,便开询问道:“你去哪里?”

周良笑道:“当然是去钱庄了,不然的话后面排队排不到头了。”

卫宫也是醒悟过来:“对哦,我也随你一同前去!”

“你也要买?”周良有些奇怪,问道:“你不是留学生吗?”

卫宫干笑一声:“既然在玄夏就学,玄夏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如今玄夏有难,我多少要施以援手才行。”

周良闻言,眼睛亮了几分,有些高兴的朝着他拱手:“卫同学大义,我们走吧!”

卫宫点点头,便一路跟随过去,只是他在路上所想,却是对官债利息多少的猜测

以玄夏朝廷的信用,这官债妥妥就是薅羊毛的机会啊,不买白不买。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